热门TAG
热门期刊
您的位置: 论文范文 >
论文范文

高校世界音乐课堂教学的多元性

 2023-05-08 08:56:51  来源:易择期刊 

  摘    要:世界音乐课作为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科必修课,是一门特殊且有趣的课程,以音乐人类学为学科支撑,以世界上丰富多彩的各国传统音乐为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知识视野,帮助学生了解世界上不同的音乐文化和音乐生活,在学习专业音乐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包容小众文化、跨学科的并且更科学、中立、多元的音乐文化观。当今,“世界音乐”已被收录进中小学基础音乐教材中成为一个单元板块,因此提升高校的世界音乐课品质变得更重要了。

  

  关键词:高校世界音乐课;教学;多元性;

  

  世界音乐课程的发展已走过了近20个年头,从最初十分有限的文字资料到如今信息爆炸的网络短视频新时代,越来越多的知识实现了云共享,但是世界音乐课程在教材、文字资料和研究上还不够完善。高校开设的世界音乐课是音乐专业的一门理论必修课,一般来说,世界音乐课是以中国之外的地区的传统音乐为对象,讲述当地音乐形态、音乐习惯与音乐社会行为等内容的课程。该课程知识量庞大,更兼有对不同国家音乐的理解,因此不能局限于单一的音乐听唱练习,而是要在整体文化背景下解读音乐内涵。在如今的网络时代环境下,怎样才能真正走进世界音乐这个大花园,对各地区音乐进行全面解读,深入把握世界音乐文化内涵,这些需要我们通过更亲近的多元文化视角,运用更开放的多元文化思路去重新审视该课程。

  

  一、知识的多元性

  

  该课程具有代表性的教材包括管建华的《世界音乐与多元文化经典译丛》、王耀华和王州的《世界民族音乐》、陈自明的《世界民族音乐地图》、管建华译校的《世界音乐教程——音乐与乐谱谱例》、洛秦的《世界音乐人文叙事及理论基础》等。世界音乐课一般会在九大音乐文化区的背景下进行讲解,其中每个文化区都有自身的独特音乐特点,例如东南亚文化区铜制和竹制的乐器特别多,如各式大小的铜锣、吊锣、排锣、釜锣、噌噌、铜铃、竹排琴、竹摇琴、竹笛、鼻笛、竹筒琴、竹钢琴等等,竹排琴又分为箱型竹排琴和船型竹排琴,有横向排列的还有竖着悬挂的,并且东南亚音乐以小型乐队的合奏最为常见。

  

  东南亚音乐以朴实、闲适见长,而紧邻的南亚音乐却有着华丽、繁复、跃动感强的特点。以印度音乐为代表的南亚音乐拥有充满金属感的明亮音色,节奏非常复杂,旋律也具有强烈的繁复交错的装饰性特点。黑人非洲以节奏为灵魂,各种鼓乐、敲击类乐器配合充满动感变化的节奏,旋律上呈现了一种朴拙的呼喊特质,以展现出直截了当的真实感。欧洲音乐的精致、程式化以及旋律进行的理性范式依然在其民间乐器与民间音乐中得到体现,并且乐器制作精巧美观,旋律、和声、调式也带有一种完整的美感。

  

  二、审美与传承的多元性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当地民众的音乐偏好与审美特点会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审美现象,九大音乐文化区具有丰富的地域性特点。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亚文化融合了儒家文化、佛教文化,相传朝鲜半岛与日本的古典音乐都源于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虽然中国本土现在已经没有留存这样的音乐原貌了,但是中国传统民族乐队中温和圆融的风格也与这样的音乐样式相符合。

  

  在东亚相似的文化风格下,日本雅乐的旋律显得相当独特,其主奏乐器为音色尖锐的筚篥,同源乐器管子在中国常常表达一种悲凉的风格,另外一种主奏乐器龙笛,在吹奏时极其强调拉得极高的喷发式的气声,并且旋律不以“优美”为目标,比如拖得很长的不和谐进行、似有似无的“极不柔和”的旋律。除此以外,日本音乐中常出现的东亚音乐中少用的4、7音,使得日本音乐在东亚音乐中独树一帜。乐器笙的包裹式音响一直营造出一种不和谐的神秘气氛,节奏感相对较弱,速度很慢。相比之下,虽然速度也不快,但从中国传入朝鲜半岛的雅乐乐队,或许其更为典雅或沉思式的旋律进行更容易被中国人所接受。在课堂上,每次听到日本雅乐,同学们的表情五味杂陈,这也说明了音乐欣赏必须引申到文化理解中去。

  

  物哀是一种古老的日本美学观,最初源自文学,在日本各类艺术作品中普遍存在。“哀”的原始含义指的是人们在面对事物时产生的感慨,其中包含着同情和悲伤的情感。“物哀的核心含义,要比悲哀恬淡。恬淡到‘静寂’甚至‘闲寂’‘空寂’的地步……我们就容易理解,为什么日本国民喜爱残月,更爱初绽的蓓蕾和散落的花瓣,因为其中潜藏着一种令人怜惜的哀愁情绪……日本雅乐中的徐缓、纯一就是该美学特征之体现。”在物哀审美意识下,人们更容易感知生命的灿烂与衰亡,也更多地感受到世事的无常变化。这也就不难理解,日本雅乐中并没有外表华丽的优美旋律和吸引人的节奏变化,因为再悦耳的音乐也终将消失,再绚烂的人生也终将走向终点,生命所留下的是无尽的思索。因此,雅乐曲的开头,突然吹响的尖锐笛声和拉长的筚篥乐声好像要叫醒沉睡的世人,启发他们对生命进行深层思考。不和谐的、拖长的旋律形似长长的叹气,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东亚地区善于用文字记录的传统,与非洲无正规记谱和无经典文本的传统大相径庭。日本JVC公司在非洲宫廷拍摄当地人用鼓演奏的族谱时,拍了很长时间的击鼓,发现仍未开始演唱族谱,便停下拍摄以节约胶卷,后来发现族谱原来只是用鼓声来记录的,根本没有歌词,这使他们大为惊叹。在非洲文化中,“鼓可以是人们用来通话的工具,也可以是他们心目中至高至尊的‘神物’”。

  

  同样的,一位西方音乐人与非洲音乐家合作音乐,在南非的音乐工作室里,当地乐手想教会音乐人一个他无法理解的节奏,这位音乐人运用自己的爵士乐知识去分析却始终无法掌握,他说道:“给我张纸,让我写下来。”但是在他身边的所有人都说:“不!试着感受它。”“文明地区”通过文字书籍记录知识,往往花费很多人力物力进行整理,其目的是方便学习和传承。但是非洲人民用心去感受音乐,这种传承方式更直接,不过这是一种浸润式的学习方式,需要长时间积累,虽然说起来容易,但是在不同的感知习惯下是很难掌握的。

  

  三、音乐流变的多元性

  

  音乐并不是一个单一和固化的东西,文化的交互与流动是历史常态。在世界音乐中我们会发现音乐在流变与传承过程中的多变性。音乐文化跟随着人的脚步在世界上流动,如中国儒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亚的雅乐文化,越南的雅乐与中国的传统音乐在音乐风格、旋律进行、节奏变化以及乐器使用上非常相似。非洲北部交织着西亚音乐与非洲音乐,我们可以看到摩洛哥等北部国家流行西亚弹拨乐器、非洲式的鼓乐与呼喊,其舞蹈兼容了肚皮舞和非洲舞蹈的摇摆元素。同样,起源于伊朗的桑图尔(扬琴)也流传到了世界不同地区,东亚、东南亚、欧洲都有其足迹,外在形态上也出现了各种变化,但原生的形状和演奏方式被保留了下来。土耳其传统乐器乌德琴被认为是琉特琴的鼻祖,向西流传衍生出了琉特琴、吉他等,向东流传衍生出了琵琶等乐器。在历史长河中,乐器穿越千山万水、沙漠草地,在与人、与不同社会的交织中,与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融合中,焕发出了鲜活的生命力。

  

  前面我们讨论了很多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在地域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因为一些原因出现文化的跳跃性传承。如在东南亚国家中,菲律宾的传统音乐舞蹈与其他国家不同。除了拥有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相似的竹乐器和铜乐器外,菲律宾由于曾经长期处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下,所以其传统音乐中大量使用西班牙音乐元素。

  

  又如印度的古老史诗《罗摩衍那》流传到东南亚后,产生的以《罗摩衍那》为底本的音乐舞蹈戏剧广泛流传于东南亚地区的各个国家,在泰国与泰国古典乐队相融合,与马来西亚的罗摩衍那戏剧有着不同的音乐诠释。

  

  四、资料采集渠道的多元性

  

  早在20世纪后半叶,世界音乐就已进入国内研究者的视野,从西方学者对世界范围内的传统音乐进行广泛探索,到国内学者开始将视角从研究欧洲古典音乐的范式与系统慢慢拓展至对非洲音乐、印度尼西亚音乐、拉丁美洲音乐的关注,由此,我们的音乐观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音乐学者对世界音乐兴趣盎然,音乐人类学亦为其提供了合适的研究方法,只是世界广袤,人力、物力、财力毕竟有限,因此我们所能掌握的资料仍比较单薄。直到20世纪初,世界音乐(或称世界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的课堂教学资料仍然很匮乏。世界音乐课是需要运用大量音频、视频结合文字进行讲解的课程,否则只是纸上谈兵,终究粗浅。早期中央音乐学院陈自明教授出版过带音频资料光碟的《拉丁美洲音乐》一书,这很是难得。另有管建华教授带领南京师大翻译了日本JVC公司录制的整套世界音乐光碟与资料,但多为内部资料且很难发行。由此可见,曾经的世界音乐课教学还是较为艰难的。所幸科技发展带来了新的气象,网络音乐平台、网络视频平台为世界音乐的研究带来了鲜活的新视角与新材料,越来越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

  

  几年前,网易云音乐平台默默上线“世界音乐”主题,从最开始以地区专辑进行分类,如韩国音乐、日本音乐、印度音乐、非洲音乐等,这些是以国家名或地区名为分类选项,提供的主要是专辑类音乐,以各地传统音乐专辑为主。因为都是专门制作的传统音乐专辑,相对来说较为冷门,听众需要一定的欣赏水平才能理解,但是对于世界音乐教学来说是很不错的资料来源。随着世界音乐的热度越来越高,其他音乐平台也开始上线世界音乐。在这些音乐平台上,世界音乐的概念并无专业音乐领域的学术界定。现在的网易云音乐世界音乐主题下,有官方动态,也有各种博主动态,并且充斥着各种音乐制作,想要找到合适的资料就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与时间。

  

  五、结语

  

  当下,世界音乐课教学的“多元性”已成为一个需要多角度解读的词语,不仅是学科内容的多元化、学习视角的多元化、学习思路的多元化。在信息快速更新的大数据新时代,怎样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不流于表面也不流于形式,实现对不同文化的更深层体悟与理解,并将之有效传达给学生,这些不仅需要日积月累的知识体系,更需要通过更加智慧的眼光去审视音乐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1] 承颖.我舞故我在——探寻黑非洲的音乐文化魅力[J].艺术百家,2005,(01):118-120.

  

  [2] 李昕.黑人传统音乐中的鼓文化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04):48-53.

  

  [3] 宋敏.新时期以来〈世界音乐〉教材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20.

  

  [4] 王建朝,单晓杰.基于高等院校“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教学的理论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17,274(04):25-28.

  

  [5] 周怡雯.日本雅乐审美特征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20.

  

  [6] 高嬿.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竹制乐器与越南各民族竹制乐器比较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2.

  

  [7] 王耀华,王州.世界民族音乐[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8] 陈自明.印度音乐文化[M].中央音乐学院,2019.

  

  [9] 陈自明.拉丁美洲音乐[M].中央音乐学院,2004.

本文标签:
诚信认证 电子商务诚信单位认证

Copyright 1998- 易择期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数据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